4月9日至10日,省地质院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驻县进乡”地质队员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二批次)在大队科研楼顺利开班,省院地矿所、城市所、地灾防治所,省三队、省有色院、省二六二队及大队“驻县进乡”技术骨干100余人参加。
省地质院地灾防治所所长龚新法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大队党委书记、队长王志国致欢迎词,省有色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万里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地质灾害源头防治“五个一百”工程及应急》专题辅导,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马宏杰主持开班仪式。
龚新法充分肯定了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驻县进乡”工作成绩,传达了省地质院2024年“驻县进乡”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年度重点任务。他指出,全省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但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更高期望要求、更重责任压力、更多更极端突发天气气候事件、更频繁人为活动扰动、更复杂流动人口管控等多重考验,亟需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他强调,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强、责任大、要求高、牵涉面广的工作,要秉承合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做好地质灾害存量隐患点清零、风险智控提能升级、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等重点工作。
他要求,要坚持以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队员“驻县进乡”行动为工作抓手和切入点,深入探索“驻县进乡”工作新机制,深入整合、融合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两条主线,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支撑服务各级政府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建立派出进驻机制,实现各驻县进乡参与单位常驻设区市市局全覆盖,做到技术与行政有效融合;二是建立会商指导机制,及时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趋势研判,指导地方开展现场风险巡查,科学提出人员应急转移建议;三是建立应急值守机制,支撑冰冻雨雪天气、梅汛期、台汛期和短时强降雨期等重要时段的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做好资料、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调查处置技术支撑准备;四是探索所队联合机制,联合开展地质科技项目,共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全省“驻县进乡”工作交流和专题培训;五是加强沟通对接和协同机制建设,坚持技术与行政协同发力,多形式反映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和成效,提出工作思路和建议,使驻县进乡队伍成为省、市地灾防治工作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队伍;六是加强常态化承担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机制建设,创新综合治理模式和手段,进一步规范风险管控,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典型成功避让案例和梅汛期、台汛期防灾工作复盘总结分析,深入研究服务片区地质灾害发生发育规律,梳理调查评价监测基础和底数,指导地方做好降雨阈值调整和监测网络、设备优化等工作,努力提高监测预警预报的精准性、有效性。
他希望,全体学员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积极交流,高质量完成学习培训任务。后续要加强各单位自身内部培训,注重野外实地实操训练,全面提升实战能力。
本次培训邀请了省院地灾防治所、省有色院多位资深专家开展专题授课,对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地灾智治”数字化成果应用、新形势下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专业监测运维及预警处置、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培训内容,课程结束后还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限时考核测试,全面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形成完整学习闭环,到达预期效果。